5月7日,我校与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召开视频洽谈会,双方围绕深化教育科研合作展开对话,系统总结过往合作成果,签署“反向2+2”合作项目协议,并在联合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注入全新活力。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校长巴达耶夫·阿纳托利·安德烈耶维奇、副校长切尔诺夫·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我校校长李康举出席会议。

李康举指出,在全球教育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下,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历史使命。自两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我们始终秉持“开放、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学生联合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两校在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上的高度契合,更为未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合作是我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希望以此次交流洽谈为契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互补,全面推进多领域务实合作。


巴达耶夫·阿纳托利·安德烈耶维奇对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创新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互鉴的重要桥梁。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始终将国际合作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战略,期待与沈阳工学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携手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会上,双方签署了“反向2+2”合作项目协议,即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的学生前两年在俄罗斯夯实汉语和专业基础,后两年来我校就读,依托我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实行“专业+汉语”的特色培养。满足我校毕业条件将获得我校颁发的文凭。该项目采用创新培养模式,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强化“专业+语言”培养特色,旨在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双方还就学生联合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重要共识。正在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攻读硕士预科的我校学生李昊朋分享了自己在俄的学习生活体验,生动展现了两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显著成效。

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作为俄罗斯的著名学府,在理工技术类高校中享有非常高的声誉。两校间反向教育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体现了该校对我校教学质量的充分认可,也标志着两校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迈入了一个关键性的新里程碑。